返回第三十五章 一些风波(2 / 2)观长河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白居易所写《长恨歌》中的这两句,他今日才算是有了真正的体会。换做他是唐玄宗,怕也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。

今日学堂里的课,他索性就教了白居易的这首《长恨歌》。当然给孩子们讲爱情,多半是对牛弹琴,所以他便把此诗讲解成讽刺唐朝政治,之后便是讲了安史之乱,强大的唐王朝由此衰败下去,最后说了几句警示的话,上午的课就结束了。

关注他的人,不止是学堂里的孩子,赵绫绡下午便派人将他给请了过去。经过几日的休养,赵绫绡现在勉强可以坐在椅子上了,伤势算是在渐渐地好转,再等些日子,就能痊愈了。

“先生对昨日的事情,心里还是有芥蒂的,今日学堂上课的时间,可是只有往日的一半。”

“今日学堂发生的事情,是在下的过失,不过请大小姐放心,以后便会如常,有些事情,不会一直记在心里的。”

“先生能如此大度,绫绡也能少一些愧疚。”赵绫绡说着,坐在椅子上的身躯,稍稍弯了一下,算是对他的致歉,“夏谷,滚进来!”

昨日寨子里许多人上门围堵张承延,这件事情尽管赵夏谷是为了赵绫绡考虑,而且他也护住了张承延,但终究是他挑起来的,是陷张承延于危险境地,赵绫绡现如今倚仗张承延,对夏谷不得不惩罚。

赵夏谷是**着上身,光着脊背,绑着藤条进来的。进屋之后,就单膝跪在张承延的跟前,抱拳说道:“先生,昨日是夏谷对不起你了,还请先生原谅,任何打骂,夏谷绝不退缩。”

张承延将绑在赵夏谷身上的藤条,解下来扔出了屋子,把一直跪在地上的赵夏谷扶起来,笑着对赵绫绡说道:“大小姐,这负荆请罪可要不得,有些过了啊。”

“先生见笑,绫绡乃是草莽之人,读的书不多,只记得这个认错的法子,便让夏谷依着做了,若先生有气,尽可打骂,这件事情实是他莽撞了,陷先生于危险境地。”

张承延心中的不快,自是早已经不见了,哪怕是有,也不敢真的动手打骂,赵绫绡这番作为,只是让他明白,红罗寨这件事情上理亏罢了。让赵夏谷穿上衣服,一起坐下来,商量着后面的事情。

言州那边,一直有寨子里的人在盯着,这几日他们的粮草,依靠的是城里富商大户的支持,暂时没什么问题,下一批粮草很快就会从江宁那边运过来。烧粮这种事情,可一不可二,等到江宁的军粮运过来之后,官军就会出发过来了。

三支军队,自是不可能都开拔前往红罗寨,这一带匪村不少,红罗寨只是比较厉害的一个,但官兵也不会太过分散,在军卒不多的情况下,分兵是大忌。张承延推测,怕是三路军队,各自为政,红罗寨可能面对的是一支千人的官军,只是不知道是哪一路罢了。

商谈了一会儿,眼下官军还没过来,需要说的事项无非就是那几样,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战争物资的准备,寨子里大多数的人,都在做着这方面的事情,他不方便插手,谈完该注意的地方后,就起身告辞了。

回来的路上,难免想到了馨竹。这女人原本是不打算招惹的,可是昨晚那种情形之下,他又不是柳下惠,最后发生了男女之情,自是情理之中。只是一想到秦韵,便有些心虚,真不知道回去之后如何交代。

回到了住处,中午的饭食才准备好。自从进了山,吃饭的时间便往后延了,毕竟大家住在一起,烧菜煮饭的锅只是固定的几个,做不到一家一个,只能依次使用。他们不是红罗寨的人,自然要安排在后面。

“其实,我做的菜和煮的饭,都不是很好吃,可你怎么从来都不说啊?”

“因为是你做的。”

张承延这时候自然不会说自己不挑嘴之类的大实话,净挑一些好听的说出来。既然已经是他的人了,相处起来也就放松了一些,不再像之前那般,总保持着一些疏离。

官军来之前,这段日子还算是平静的,唯一的波澜还是在学堂里。应该是从大人那里听来的,还是关于他要大家都撤到大山里来的事情。

关于这些,有些孩子觉得张承延说得不错,应该利用大山的地形优势,与官军展开周旋,当然也有反对的,觉得这样做没有骨气,无论怎样也该和官军打上一架再说。

这种事情,自是不可能因为他一句‘不许讨论’就停止,事实上他也不想去封住孩子们的嘴巴,只是若是任由孩子们这样争执下去,自然是于他不利的。

孩子们毕竟年纪还小,在思维上还是跟不上他的节奏,张承延只是稍微引导了几句,这件事情后来就演变成了关于‘骨气是什么’的探讨,而他也就顺利的从漩涡中心跳了出来。

不过这件事情也让他起了警惕,学堂这段时间还是关闭的为好,若是再开下去,恐怕会生出一些麻烦。当日下学之后,张承延便去找了赵绫绡,将他的想法说了出来。赵绫绡也明白,这应该是有些大人,借孩子们的口,去诘难张承延,只是稍作思虑,便同意了他的想法,将学堂暂时关闭一阵子。

本站域名为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