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宁悔的问话许望也是免疫了,不明白宁悔是在装傻还是真不知,总之所有事他就是这幅不知情的样子。
许望的想法宁悔不知道,但宁悔确实是不了解,蒙学的教育出于一些别的考虑,并不会提前教授武道知识。
而宁悔从杂书馆总结出的东西又都是眼高手低,很少有底层细节的东西,再加上朝堂对武道的管控使得书本和现实出现了差距,必竟院长的藏书几乎全是古籍,那时的天地还未出现破损,所以成书背景基础就有差距。
总之一句话,宁悔看书学到的东西不是无用,只是应付现实比较困难罢了,但只要有人点拨他就能结合自己所学尽快领悟。也正因如此宁悔才会不放过任何机会来充实自己。
话说回来,许望对宁悔也是怀有目的,所以说他对宁悔的提问不能推脱,只能回答,要不然他也不能这么快就将白山基地的秘密说出来。
白山基地的秘密也倒不算是秘密,应该看成是默契,说白了就是上位者对底层的利用,过早地暴露给新兵可是破坏了这一默契。
宁悔发现了,许望也就无法隐瞒,但他不能吃亏,所以要趁此机会反逼宁悔,只是不曾想宁悔明知如此还不肯吃亏,仍要在这次交锋中多多获利。
开弓没有回头箭,许望走到了这一步,也只能免费给宁悔科普了,好在此事将来也要教给宁悔,他便心平气和的开口道:“咱们刚才的谈话中我提到过,鬼相对于人就是阴阳两面,算是处在尘世中的阴面,所以人鬼就是阴阳两隔。
再加上鬼没有肉身更加不易被凡人所见,就算是武者要是没有特殊的能力,或武道修为不足也不能发现。
鬼就是灵魂的另一种体现,所以和鬼有关的能力全是灵魂一道,你想想刚才我们所说的灵魂对抗,别人不明白你应该明白,意的凝聚不仅在于灵魂的修炼更来自于‘天赋’,所以说灵魂一道的修炼更为不易。
避开先天有神通的不说,单说后天的修炼,能够凝聚自己的意才算是能在灵魂一道入门,也才有能力‘见鬼’,这入门你说得有多难,啊!”
许望最后的结尾话中有话,无非就是在说宁悔看得到鬼很不一样,算是把话题又扯到了宁悔身上。
宁悔知道绕不开也不以为意,倒是对许望话中的内容思考了起来。首先是许望提到的“天赋”,宁悔还真是知道些什么,不甚了解只是猜测。
武者的“意”不论古今都有记载,且几乎所有成名之人都有“意”,但奇怪的是不论哪本书都没记载过“意”从何来。
宁悔坚信万事万物都有跟脚,“意”不可能凭空出现,书上找不到答案,宁悔便去问了院长,院长在听完宁悔的问题后,竟然回避了宁悔,没有告诉他答案,只说了一句:“‘意’要悟!”
这三个字在宁悔听来就是废话,武道境界哪一步不伴随着悟啊。他不明白院长为何在此事上搪塞于他,但知道自己不能强求,可他不死心就又开口恳求道:“还望院长解惑。”
那本是一个悠闲地午后,是院长喝茶小憩的时候,那一刻也是院长最自在的时候,在宁悔看来是最佳的时机,院长没理由拒绝他,可不管天时地利如何对,院长面对宁悔的恳求只回答道:“信则有不信则无。”
当时宁悔年少还没有沉淀下来,对于院长的回答他很不满意,认为院长的第二句更显小家子气,是一种赌气的说法。
从院长那得不到答案,书上又没有,自己也想不明白,宁悔就只能是死心了,但此事他记在了心里,每次在书中看到“意”他总会用心思考,想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寻求答案,可始终抓不住重点。
在宁悔自己凝聚了不屈之意以后,再回过头来想当初院长的话,他还是不明白,直到无意中翻书看到一个故事他才似有领悟,那个故事叫做“指鹿为马”。
那个故事讲的是秦二世时,丞相赵高野心勃勃,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。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,有多少人反对他,他心中没底。于是,他想了一个办法,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,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。
一天上朝时,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,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:“陛下,我献给您一匹好马。”
秦二世一看,心想:这哪里是马,这分明是一只鹿嘛!便笑着对赵高说:“丞相搞错了,这里是一只鹿,你怎么说是马呢?”
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:“请陛下看清楚了,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。”
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,将信将疑地说:“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?”
本站域名为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