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女犹豫片刻,又鼓起勇气道:“民女.民女给改了,叫周南薇,取自——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”
邢道荣更是满意,劝勉几句,便是又要接着“视察”。
只是后头出现的状况,就有些不大和谐了。
却说邢道荣一行转过街角,一阵异样的声音引起了邢道荣的注意。
在一间隐蔽的小院里,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,用扶桑语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。
他们身上还穿着已经罕见的扶桑服饰,在阳光下显得格格不入。
陆逊脸色一沉:“属下这就去…”
“不必。”邢道荣抬手制止,反而走进那院子。
老人们发现他后,歌声戛然而止,惊恐地匍匐在地。
邢道荣蹲下身,“亲切”问道:“唱的什么?”
最年长的老者颤抖着回答:“是是祖辈传下来的歌谣.”
邢道荣听着挑了挑眉头道:“继续唱。”
老人们在恐惧中重新开始吟唱,沙哑的声音颤抖着诉说着关于扶桑的传说。
不过用的是扶桑语言,其实邢道荣压根也听不懂。
只是以表尊重,还是给耐心听完了。
如此静静听罢,在众人忐忑之中,邢道荣突然又问道:“你们可有孙辈?”
老人们面面相觑,最终一个瘦削的老妪答道:“有老身的孙子在文阁读书“
邢道荣依旧挂着笑容:“他可会唱这些歌谣?”
老妪的眼中闪过一丝悲哀:“他他说这些是蛮夷之音,有辱斯文“
邢道荣闻言站起身,掸了掸衣袖:“好好记住这些歌谣吧,再过十年,恐怕就没人会唱了。”
说罢,便转身离去,身后传来老人们压抑的啜泣声。
这让邢道荣颇有些当恶人的感觉。
只是此乃利在千秋之事,管他恶不恶了…
…
回到皇宫,邢道荣召见了各地私塾的督学。
汇报的结果令人欣慰:最新一批学子中,已有七成无法用扶桑语进行完整对话。
另外,九成以上的家庭自愿改用了汉姓。
而在女子私塾中,《女诫《列女传的背诵率甚至超过了中原某些州郡。
“大将军,这是九州地方送来的请愿书。”一位督学呈上一卷绢帛,“当地百姓请求拆除最后一座神社,改建为孔庙。”
邢道荣展开请愿书,落款处密密麻麻的汉文名字。
当即答应,现场盖印许可。
身为扶桑王,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印章了。
又有陆逊道:“大王,另已编纂《东瀛方舆志,书中已将山川城池都换上了汉名。”
想了想,他提笔蘸墨,在扉页上写下:“文化者,血脉也。血脉同流,则永世为一家。”
搁下笔,远处传来文阁的钟声。
那是标准的汉式编钟,按照《周礼记载的规制铸造。
钟声回荡在城中…就仿佛在宣告一个旧时代的终结,一个新时代的诞生!
(本章完)
本站域名为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